近日,由浙江大学牵头组织的“免疫诱抗剂KT-B防控小麦锈病现场会”在湖北省荆州市纪南镇成功举办。来自全国科研院所、高校及企业的专家代表齐聚现场,实地考察KT-B在小麦病害防控中的实际成效,共同探讨生物农药技术推广应用,中保集团作为转化单位受邀参会。
此次会议汇聚了产学研多方力量: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、李博教授,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王桂荣研究员、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杨青教授,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,浙江大学陈云教授,中保集团研发总监马超研究员等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,为加快推进KT-B的产业化出谋划策。会议通过田间实证、技术研讨、登记转化全面展示KT-B在小麦锈病的病害防控中的实际成效,也为下一步将KT-B产品推向市场、大范围应用打下了基础。
在纪南镇示范基地,实验组小麦经过4月两次无人机精准施用KT-B后,锈病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,防效达到78%以上。现场观察,实验组植株健康挺拔,无明显病斑;对照组叶片泛黄卷曲,病斑连片。结合在湖北钟祥和安徽宿松的防控结果,专家指出,KT-B通过抑制病原菌几丁质脱乙酰基酶,能够显著抑制病原菌的侵染,并能够激活作物自身免疫系统,在锈病菌侵染初期(72小时内)快速诱导抗菌物质生成,阻断病菌繁殖链,实现对小麦病害的防控。
会议期间,KT-B产业化参与单位向各位专家汇报了当前KT-B的田间试验效果及登记转化的进展,与会专家对相关工作给予高度评价。同时,也提出了包括加大田间药效试验示范、细化登记流程、充分考虑药剂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,对KT-B的转化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。此次会议不仅是科企融合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,也是生物农药研发从自主创新到产业落地的突破。
中保集团作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直属高新科技型企业,已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服务的产业化平台,同时也承担着研究所科技创新服务等保障功能,通过“生物安全”与“数字经济”战略布局,全力打造生物农药产业链,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应用。中保集团将全力开展KT-B的登记转化及推广工作,用实际行动守护粮食安全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供稿人:中南分公司 彭宗伟